公元前237年,韩国水工郑国受韩王之命假借协助修筑水渠疲秦之谋败露,秦宗室大臣借机建议秦始皇驱逐在秦国谋事的所有诸侯国的“客卿”,秦始皇误信宗室大臣之言,错颁“逐客令”,命令所有在秦任职的“客卿”必须在规定的时限内一律离开秦国。
同在被驱逐之列的李斯在离秦的途中给秦始皇上书《谏逐客书》,据理力争,力陈“客卿”为秦作出的贡献、留用“客卿”的重要及逐客的弊害,使秦始皇翻然省悟,即收回“逐客令”,重邀被逐客卿回秦供职,不久还提拔李斯做了廷尉;同时,在李斯及郑国的极力劝说下,秦始皇权衡利弊毅然采纳了他们的建议,赦免了疲泰之计的实施者郑国并让他继续主持郑国渠的修凿,用了近十年的时间终于修成了秦国第二大水利工程——郑国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