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金体吧 关注:86,828贴子:276,891

【开讲啦!】 我的瘦金七言绝句口诀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鼠尾钉头方转角,竹撇兰捺小蛮腰,死往生返游丝引,拉弓放箭回马挑。』

有感於瘦金体吧的许多朋友,欲习瘦金却不知如何下手,或苦习瘦金却卡关停滞不前。
看瘦金教学书则编辑庞杂,看笔法拆解则琐碎无感。
烦哉 ! 苦哉 ! 哀哉 ! 郁哉 !
缘此,兹整理个人学习瘦金的心得,凝结成一首七言绝句,供各方大德参考。
希望有助於热爱瘦金的同好,达成快速破关的攻略之效。
亦期望能帮助卡关之人,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分段说明如下:
本口诀大纲:
前两句「鼠尾钉头方转角,竹撇兰捺小蛮腰」是招式。
后两句「死往生返游丝引,拉弓放箭回马挑」是内力。


1楼2013-04-10 15:53回复

    先说招式:
    「鼠尾钉头」用在横笔和直竖,「竹撇兰捺」用在斜角运笔。
    正如同写隶书时,笔划的特点是在一字中必存在一笔「蚕头雁尾」一样。
    瘦金体的基本特点就在於「鼠尾钉头」。
    「鼠尾钉头」本是书法中的败笔,但我们的天才祖师爷徽宗大哥改良了它,使它反而成为瘦金体独一无二的特色。
    什麼是「鼠尾钉头」? 这个我们得重新定义一下:
    重笔起头之后总有一尖笔拖尾,是为「鼠尾」。
    而直画或竖笔的收笔,皆留有一顿点,是为「钉头」。

    瘦金体的「鼠尾钉头」和传说中败笔的「鼠尾钉头」有何不同?
    败笔的「鼠尾」,起笔过重,中继无力,成了一条软趴趴的尾巴。
    败笔的「钉头」,收笔过重,尾大不掉,成了一颗肿胀胀的恶瘤。
    如何改良?
    这得靠动笔练习,培养手感,让笔划在刚直中带著点弹性感。
    对於「鼠尾」的刚直程度和弹力,我建议的心象是「表面张力」。
    无论是横笔或直竖,都是直中带弧。
    有多弧?差不多就是「表面张力」的程度。
    想像一下,杯中水满将溢之际,水分子拼命内聚,「表面张力」所形成的弧度。
    或者,换一种心象,像是「拗钢板」,双手分握钢板的两端,用力折拗,也就差不多是这个力道与弧度了。


    2楼2013-04-10 15:58
    收起回复

      至於「钉头」,是紧接著鼠尾的结构,用来钉住鼠尾的。
      「钉头」的重点在於大小和角度,愈简单愈好,起笔到落点,别超过中心线30度。
      太大或太偏,「钉头」就会变「**」,很难看。

      想像一下用一个钉头钉住一只老鼠的尾巴,那只老鼠还拼命的想逃呢!那老鼠把鼠尾扯得笔直,可惜,它已经被钉住了 … …


      3楼2013-04-10 16:05
      收起回复

        现在来谈谈「竹撇兰捺」。
        关於穠芳诗帖,清代陈邦彦跋:
        『此卷以画法作书,脱去笔墨畦径,行间如幽兰丛竹,泠泠作风雨声。』
        这是对这一字帖的评赞,也是对瘦金体艺术效果的整体概括。
        陈邦彦的这个评论,是非常精辟的。
        因为仔细观察瘦金斜笔,所采取的果真是兰竹画法。

        特别是捺法,可以说就是脱胎於画兰的笔法。
        你不信?那请你把帖子倒过来看,它的捺是不是就变成兰叶了呢? 没忽悠你吧!

        瘦金的捺法和颜真卿柳公权的捺是不一样的,看不透这一点,你就会怎麼捺怎麼奇怪。
        关於这一点,我曾PO过一篇「叶里藏花一度,梦里踏雪无痕」,请各位回头帮我找找,或者,之后我再搭配内力一起介绍。


        5楼2013-04-10 16:19
        收起回复

          竹叶撇,兰叶捺。
          为了体会这个招式,我找了两幅郑板桥的兰竹作品,放上来供作参考。
          (我找不到徽宗大哥的兰竹作品)
          有人说郑板桥是由书入画,也有人说徽宗大哥是由画入书。
          不管如何,书画同源,本是一家,在此得到印证。
          其1.

          其2.


          15楼2013-04-11 12:15
          收起回复

            招式讲得差不多了,但是,有些招式的Combo连打,其贯串要靠内力。
            现在来谈内力吧!


            17楼2013-04-11 15:02
            收起回复

              「死往生返游丝引」,何解 ?
              「死往生返」一词,我是借用自中国古典文学「素女经」之素女九法第一招「龙翻」。
              『九法第一曰龙翻。令女正偃卧向上,男伏其上,股隐於床,女举其阴,以受玉茎。刺其谷实,又攻其上,疏缓动摇,八浅二深,死往生返,势壮且强,女则烦悦,其乐如倡,致自闭固,百病消亡。』

              我借用它,「死往生返」这个名词在「素女经」中的特有意象,来解说瘦金体笔法。此与「素女经」原文倒是无涉,合先叙明。至於对此古典文学有兴趣者,请自行上网查阅。由於事涉成人议题,这里碍於尺度,我就跳过了。
              「死往生返」是怎麼一回事 ?
              话说,人死后会怎样 ? 肌肉会变硬。人活著是怎样 ? 肌肉是柔软的。
              所以,死硬、生软。
              「死往生返」的原意,就是要在硬梆梆的时候插进去,渐软之际急速抽出来。
              运用於瘦金笔法,亦复如是,硬笔入、软笔尖锋出,最基本的直笔「鼠尾」、斜笔「竹叶撇」就是这样写成的。


              19楼2013-04-11 15:21
              收起回复

                「游丝」也者,具体的心象,是人体特有的分泌物。正如我们在炒菜料理的时候,有时会加太白粉搅水勾芡,「游丝」的心象,差不多就长得和勾芡一样。
                在两个「死往生返」之间,就靠著这若有似无的「游丝」笔意来连接。
                「游丝」有润滑的功效, 好让两个「死往生返」在衔接之际可以顺畅而不致於卡卡。
                所以,下笔时「游丝」的实务操作,就是两接续笔之间的将断不断的笔意。
                「游丝」这玩意儿,实务上你是看不见的,但是你感觉得到。
                就好像你看不到磁力,但感觉得到两块磁铁的吸引。
                你看不到电力,但把手伸进去插座会触电一样。
                要靠练习,才能抓住「游丝」在两个「死往生返」之间所产生的紧致感。


                20楼2013-04-11 15:26
                收起回复

                  「死往生返游丝引」的概念,讲的是瘦金笔法中非常Digital的特性。
                  不同於颜真卿柳公权,颜柳的笔法,是以逆笔入手,接下来或直或横,转折处先提笔藏个锋,顿一下,包个头,再拐弯往下走。
                  瘦金体不罗唆,它不逆锋起笔,处理转折的手法更是十分决绝,压根儿没有藏锋这件事,横笔就是横笔,一个「死往生返」,走到气绝了,换直笔,再一个「死往生返」,而两个「死往生返」之间,就靠著「游丝」牵引。
                  也就是因为这样,在转折处就可以轻易的写成「方转角」。


                  21楼2013-04-11 15:33
                  收起回复

                    连续一闪
                    以前我在打 PlayStation 的「鬼武者」第二代和第三代的时候,最喜欢的招式莫过於「连续一闪」,据说这招式也是鬼武者迷最主要的爽快来源。
                    早在「鬼武者」第一代时,就有招式「一闪」,把对手一击必杀。先按住防御键,当敌手快要攻到身上之际,抓住时间点攻击,就可以使出「一闪」刀法,一刀就把敌人一招毙命,同时在画面上会出现刀光划过如闪电般的痕迹,并且在敌人身上出现小雷击般的爆破,非常痛快。
                    到了「鬼武者」第二代和第三代,更进化到「连续一闪」,就是在第一个「一闪」成功之后,在「一闪」光芒尚未熄灭之前,迅速对身边的妖兵幻魔们一个接一个发动「一闪」攻击,就可以Combo解决掉一缸子魔物。就见到萤幕上一闪一闪亮晶晶,妖兵鬼将尸横遍野,灰飞烟灭。

                    怎麼扯上了「连续一闪」 ?
                    因为练瘦金体时,也享受著类似「连续一闪」的乐趣。
                    一个「死往生返」的笔势,用的就是「一闪」的一刀。
                    当以「游丝」牵引,连上下一个「死往生返」,就是「连续一闪」的第一个Combo。
                    当再以「游丝」牵引,连上第三个「死往生返」,就是「连续一闪」的第二个Combo。
                    以此类推,练瘦金体,对我来说,也是享受无穷无尽「连续一闪」Combo 的快感。


                    26楼2013-04-12 10:50
                    收起回复

                      瘦金兰叶捺有两个「死往生返」
                      说到捺法,颜体柳体都是先逆锋入笔,然后『细 - 粗 - 尖』来完成。
                      而瘦金兰叶捺,经过仔细观察及用笔体认,则是『粗 - 细 - 粗 - 尖』,可以肯定这是由画兰叶的笔法转换而来。
                      用这种方式拆解,实是经过两次死往生返的过程。『粗 - 细』是一次,紧接著落笔的『粗 - 尖』而出锋,则是第二次。
                      这种写法,难就难在Timing必须抓得非常精准,但一旦写习惯了,就会非常潇洒畅快。


                      27楼2013-04-12 15:21
                      收起回复
                        再来比较一下瘦金兰叶捺法与传统捺法的不同:


                        32楼2013-04-15 09:58
                        回复
                          宋徽宗的千字文中, 提供了很充足的资料:
                          再举一例:

                          秋收冬藏, 前三字都有捺法, 也同样都是两个死往生返组成.


                          33楼2013-04-15 10:10
                          收起回复
                            为什麼要讲死往生返 ?
                            为的是笔法的纯化.
                            如果一个字中, 夹杂著瘦金与颜柳, 反而会使书写的速度变慢.
                            同时也混淆了笔法的诉求.
                            当然, 要纯化笔法, 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但是透过练习, 习惯还是可以养成的.


                            34楼2013-04-15 10:41
                            收起回复
                              无论是斜捺还是横捺, 这个基本的笔法组合是不变的.


                              35楼2013-04-15 10:51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