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翎吧 关注:1,727贴子:57,270
  • 5回复贴,共1

司马翎小说为何难以搬上荧幕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金庸的小说是大众文化,而且他的写作手法与影视剧的概念又是一体的,所以他的作品一次又一次的被搬上荧幕。古龙的江湖虽然比金庸小很多,但他的小说就像是放在古代的一部侦探片,而且节奏也是相当明快,所以也一次次被搬上荧幕。但是他的作品明显都是乱改一通,而金庸虽然有改动,却与原著差别不大。古龙的小说富有意境,要把他笔下的意识流手法表现出来有一定难度,至于故事情节上的面目全非,就不知道导演是怎么想的了。梁羽生、温瑞安、黄易,他们的小说都有市场,而司马翎的小说,通常是一帮人聚集在一起,语出机锋,你来我往地耍嘴皮子,或者是相互算计,这种绞脑汁的比拼,作者兴起时能花上三五章笔墨。而这样的场面,在司马翎小说中如同家常便饭,如果拍成影视作品肯定不讨市场欢喜,更何况如今浮躁的社会,你要观众坐在荧幕前不厌其烦的看一大帮人聚集斗嘴,拼智力,难。再者,司马翎小说心理描写很多,如果频繁用旁白来代替,观众也会难以接受。司马翎作品难拍的还有一个原因是架构散漫,一部小说通常半册甚至一册书的笔墨都在一个场景内,换句话说,半天发生的事都可以写上半本书,而节奏快的地方又像是坐云霄飞车。不过话虽如此,他的作品也不是没法拍,一个得看编剧的功底,二是市场的接受能力。另外我再补充一点,像司马翎的《铁柱云旗》、《红粉干戈》之作是非常符合影视作品的要求的。


IP属地:浙江1楼2014-11-10 19:35回复
    曲高和寡一字用在司马翎身上一点不为过。他的作品注定只是小众文化,在如今这个浮躁的年代,有多少人愿意去为一本书伤脑筋?如果论才学,司马翎当然一肚子墨水,但他的绞人脑汁的墨水,又有几个人能消化?或者说愿意去消化它?似乎大家都在为杨过、小龙女的师生恋,张无忌的奇遇、萧峰的死,提心悬胆。


    IP属地:浙江3楼2014-11-10 20:11
    回复
      2025-07-28 19:45:4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上次我截取一段司马翎的文字给一个网友,对方都觉得,这女人写的?文字怎么可以那么细腻,心思怎么可以那么细腻。说司马翎文笔烂,我理解不了,讲那位举例说明。


      IP属地:浙江来自手机贴吧18楼2015-07-06 17:55
      回复
        影视改编的宗旨就是帮助小说作者加分,去掉原著杂质,提炼精华,保留原著精气神。司马翎的小说就因为不能原封不动照拍,所以需要一个好的武侠编剧。司马翎的沉没不能说跟影视推广毫无一点关系。像《花千骨》这种网文,影视带动小说的销量,很典型的例子。小说本身文笔好吗?剧情狗血吗?已经不重要了。全国在播,看了电视剧,哎呦,还挺好看的,要么去买书来看,就是这个意思。而且比如像司马翎的《檀车侠影》,抓重点删,秦删错的那段扯皮删,直接跳到主剧情,做到首尾相连。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27楼2024-07-02 14:44
        回复
          改编影视这个东西真的需要灵气。古龙的小说都魔改成这样了。但是想当年,梁朝伟吴岱融版《绝代双骄》,古灵精怪的小鱼儿,高冷的花无缺,黄允财版温文尔雅的花满楼,郑少秋版风流倜傥洒脱的楚留香,吴岱融版苍白寡言忧郁的少年刀客傅红雪,在原版小说故事被肢解的情况下,当年都火得一塌糊涂。温瑞安的改编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28楼2024-07-02 15:11
          回复
            更烂,但都火了顾惜朝。所以一个武侠作家,连推广的机会都没有,可惜,可惜!!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29楼2024-07-02 15:1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