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吧 关注:844,798贴子:52,786,615

回复:武林至尊,倚天屠龙:漫谈倚天屠龙记里的绝顶高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关于金刚伏魔圈:
其实很容易解释嘛,那就是二战三渡时,三渡并没有摆出三人联成一气三位一体,能对抗32位一流/绝顶高手的金刚伏魔圈,而是各自为战。我之前写过一篇文章,转载如下:
楼主,其实我也认为张教主三人等打三渡刚开始时是三个1V1,而不是三个人打金刚伏魔圈。因为刚开打的时候张教主和杨左使一个侧身上前,一个飞身向左,而鹰王直接与渡难硬碰硬,这个看起来就很像是三个人各自单挑一渡的样子。而且后来杨左使和鹰王坚持不住之后,两个人联手打渡难,张教主打渡厄和渡劫联手,此时三渡很明显是分开打的,金刚伏魔圈是三渡练成一气的三位一体的战阵,而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杨左使和鹰王在支撑不住时主动选择联手打渡难,可见此时三渡并没有结成金刚伏魔圈。
三渡为什么一开始没有结成金刚伏魔圈呢,其实从打河双煞等八人也可以看得出来,三渡对自己的武功是非常有自信的,所以喜欢御敌于国门之外,使敌人尽量远离自己,这样的打法虽然消耗内力较大,不过更加灵动。当索圈逐渐缩短到5丈左右(数丈减去一丈左右,按五丈计算吧),就会联成一气,然后变成金刚伏魔圈,可以对抗超过32位一流/绝顶高手。金刚伏魔圈是三渡的王牌,也是底牌,他们并不是那么容易就会用的。
而张教主的想法呢,他知道三渡的金刚伏魔圈所向无敌,就算自己加上杨左使,范右使、鹰王、韦蝠王,都破不了(实际上就算超过32位一流/绝顶高手都破不了),所以他要利用三渡对自己武功的自信,以三渡在使用金刚伏魔圈这样王牌之前多消耗。他为什么只挑了了三个人去进攻三渡,一来是为了公平,二来也是迎合三渡对自己武功的自信,引诱他们不结成金刚伏魔圈而进行单挑,就像河间双煞等八人刚开始和三渡打时那样。所以刚开始张教主应该是没有全力以赴的,因为如果三渡发现自己分开打打不过,又会结成金刚伏魔圈,那样就没办法了。
其实二战三渡时三渡没有结成金刚伏魔圈,对倚天的整体武力是有利的。
首先,这说明三僧中最强的渡厄,比其他两个强不少,起码可以奋力抵挡没用全力的张教主一个小时;
其次,三渡没有结成伏魔圈,并没有否认渡难>杨左使+鹰王这个结论。因为刚开始三渡距离张教主很远,大概十几丈(韦蝠王送信时提到),渡难把内力通过黑索运用到十几丈外,自然和近距离攻击有差别。不过张教主等三人为了攻破三渡,自然要想办法前进,而他们前进一丈多后,阻力就越来越大,再往前进就越来越吃力,所以杨左使和鹰王就撑不住了。
另外,金刚伏魔圈的范围大概是五丈远(从河间双煞等八人打三渡一战分析而得,具体分析略),没有结成金刚伏魔圈,那自然是五丈外,这对鹰王和渡难的武功表现是有利的。
因为他们就不是从五丈外开打,而应该是从十几丈外开打,鹰王前进了一丈多后前进就越来越困难,之后在鹰王和杨左使联手前,正常估计还能再前进一两丈,而他在用凌空掌打渡难的时候,首先距离应该大于五丈(因为没有结成伏魔圈),其次应该小于十几丈(按十五丈计算)再减去三丈左右(两个一两丈),按12丈计算,鹰王凌空掌打渡难时的距离,就应该是5丈~12丈,平均值是八九丈,后来鹰王又向后退了一两丈,那么范围就变成了六七丈~十三四丈,平均值就变成了十丈。
想象一下,鹰王破山碎碑的掌力(估计1500斤左右吧),可以打到十丈远,而且渡难的掌力,不但大半内力就高于殷天正的掌力,而且在十丈外威力丝毫不减,这么一看,渡难满内力的掌力,估计能有3000斤,15丈外丝毫不减,打出三十丈远估计无压力。
另外还有一点是需要注意的,那就是渡难作为渡厄和渡劫的师弟,他应该是三渡中最弱的。渡难大概略强于杨左使和鹰王联手,估计2法王水平多点,而渡劫在全力与张教主比拼内力时(而且还支持困难了),还能伸出两根指头轻轻接下杨左使全身内劲扔出的圣火令,这表现一看就要冲着3法王的水平去了。渡厄就更不用说了,收信时都能隔着纸瞬间震软接近法王级的韦蝠王,能单抗张教主(当时估计6法王水平往上了)一个小时,3倍法王水平以上妥妥的。
最后,二战三渡时三渡没有结成伏魔圈,这对伏魔圈以及张教主的定位也是有利的。三渡神而明之,无招胜有招,凌驾天下武学,俨然无招(无剑)境界的高手,伏魔圈应该是超过32个一流/绝顶高手都无法攻破的超级战阵,张教主也自认为自己加上明教四大高手也未必能破,而二战三渡之所以能拼个两败俱伤,那应该就是因为三渡没有结成伏魔圈了。LZ可以想想看,三个独孤求败/扫地僧级别的对手,再加上一个对抗水平翻四倍以上的碾压天下武学的伏魔圈(十二个以上的独孤求败/扫地僧的对抗水平),这不但是机械降神,而且是一下降三神,再加上一个乘以四倍以上的阵法,张教主所面对的敌人,是多么的恐怖,而他最后拼死爆发时几下攻破伏魔圈的表现(三渡在第三战倒是吸取了第二战的教训,不再御敌于国门之外了,上来就摆了伏魔圈),是多么的逆天。
总结:我认为二战三渡时,三渡并没有结成伏魔圈,而是各打各的。而且这个认知,对倚天的整体武力水平,更为有利。以法王为单位,神而明之俨然无招(无剑)境界的渡难大于2法王(估计2.2法王,倚天法王级一法通、万法通,随意使用各种武器招式,通达天下武学,俨然不滞于物的通达(木剑)境界,且可以凌空掌力十丈破山碎碑了),渡劫直逼3法王(估计2.7法王),渡难妥妥超越3法王(估计3.6法王),张教主篇末常态实力8.5法王(超越无招境界,玩弄天下武学的玩世境界),拼死爆发超过34法王(超越碾压天下武学的伏魔圈的天道境界的天人的境界,估计100法王水平),金书第一高手,且远远地高于其他人。


IP属地:北京32楼2023-04-19 09:39
回复
    一些问题合集:
    《张教主的凌空能力》:
    张教主凌空能力金书第一,只是楼主可能没太注意而已,如下:
    内功凌空:张教主和玄冥PK时各运神功,数丈方圆劲风似刀,汝南王府的想参战几个好手都插不进去。打三渡时双方各运内功(金刚伏魔圈也是几丈方圆),周芷若也被直接弹开。直接就是一个数丈方圆的气球,把其他高手弹开。
    乾坤大挪移:打何太冲夫妇和华山派高矮老者的正反双仪阵时,让他们夫妻师兄弟对砍,何太冲等四人想要躲,但乾坤大挪移把四面八方都笼罩住了,跑都跑不了,这笼罩范围估计也是数丈方圆;篇末粘住三渡笼罩四面八方的掌力,玩弄玄冥二老的掌力,很明显也是凌空。还有一个不太明显的凌空操作是万安寺接人的时候,用乾坤调整方向,落地者横向飞出数丈,然后稳稳落地,这里落地者在横向飞行时是不断减速的,也就是说乾坤还有凌空减速功能。
    掌力凌空:张教主打架不爱伤人,即便是自己的仇人玄冥二老,要打伤他们时也只用三成力,也许凌空掌力不好控制力道,所以张教主很少用凌空掌力攻击别人。只有在打神而明之,无招胜有招,凌驾天下武学的俨然无招(无剑)境界的三渡时,才用到了凌空掌力攻击。第一次打金刚伏魔圈时,张教主凌空一掌打渡厄,渡厄一偏头躲开了这一掌的十分之九(从雨点数量判断),掌力的十分之一落在渡厄脸上,让他隐隐生痛,估计十分之三就能让渡厄完全破防,十分之五就能让渡厄吐血了。还有就是二战三渡时,用指风攻击渡劫(距离估计约八九丈,具体分析略),其威力透过渡劫的身体,将渡劫靠着的大树震得剧烈发抖,连很多树枝都掉下来了。神而明之的无招(境界)的三渡都这样,可见张教主凌空掌力威力之大。
    轻功凌空:光明顶时张教主的轻功就能在空中各种转折打弯,初战三渡时从树上跳下然后空中转折去打渡难,战罢离开少林寺时在雨中施展轻功长啸,在大雷雨中飞扬而出,有若一条长龙行经空际,这是直接在空中飞行了。
    总结:从内功、乾坤大挪移、掌力、轻功各方面的凌空表现上看,张教主的凌空能力金书第一,且远远高于其他人。可能是因为作者在写倚天时比较低调,没有渲染夸张,而且张教主也不爱伤人,所以楼主没有注意到。
    《法王级与神雕五绝对比》:
    我以前曾经从从力量、凌空距离、弹跳高度、武学境界上对比过神雕五绝和倚天人物,如下:神雕五绝中除了神雕侠,其他我认为都不到法王级,如下:
    比力量:按《武林至尊,倚天屠龙:漫谈倚天屠龙记里的绝顶高手》:https://tieba.baidu.com/p/7913744546?pid=144684751203&cid=0#144684751203中26L的分析:
    法王级的杨左使内力破千斤,鹰王凌空掌力一两千斤(估计1500斤),接近法王级的开篇不用七伤拳的谢逊破千斤,远不到法王级的何太冲六七百斤,而五绝中掌力接近最大的金轮千斤,一灯大不如金轮估计也就六七百斤。
    总结:三论五绝中较弱的黄药师一灯,从力量上看,大概也就何太冲水平;
    比凌空距离:不如法王级的张松溪凌空掌风威力数丈,接近法王级的开篇不用七伤拳的谢逊凌空棒力四五丈,法王级的鹰王俨然十丈(具体分析略),而五绝中的黄药师一灯等凌空掌风指力一两丈;
    总结:三论五绝中较弱的黄药师一灯,从凌空距离上看,不如明显不到法王级的张松溪,估计也就何太冲水平;
    比弹跳高度:接近法王级的开篇谢逊拿着一百多斤重屠龙刀轻松跳三丈多高,不如法王级的何足道跳三丈多高,周伯通三丈多高,和黄药师一灯差不多的金轮跳不出三丈多高;
    总结:三论五绝中较弱的黄药师一灯,从弹跳高度上看,不如明显不到法王级的何足道,估计也就何太冲水平;
    比武学境界:按《武林至尊,倚天屠龙:漫谈倚天屠龙记里的绝顶高手》:https://tieba.baidu.com/p/7913744546?pid=144684751203&cid=0#144684751203中25L、28L、29L的分析:
    三渡神而明之,无招胜有招、凌驾天下武学,俨然无招(无剑)的境界;
    法王一法通、万法通、随意使用各种武器招式,通达天下武学,俨然不滞于物的通达(木剑)的境界;
    开篇不用七伤拳的谢逊,凌空棒力四五丈,力量俨然破千斤,拿着100多斤重的屠龙刀轻松跳三丈多高,长啸吼傻无数好手,俨然若拙(重剑)巅峰的境界。
    三论五绝中较弱的黄药师一灯,也就持平未到龙象十层的金轮,也就是初入重剑的神雕侠的水平。
    总结,从武学境界上看,三论五绝中较弱的黄药师一灯,大概是若拙(重剑)普通的水平,估计和何太冲差不多。
    最终结论:从力量、凌空距离、弹跳高度、武学境界上看,三论五绝中较弱的黄药师一灯,大概是倚天中的何太冲水平。杨左使大概能打2.2倍的三论黄药师一灯,渡难大概5倍,张教主接近20倍。三论五绝中最强的神雕侠常态法王级,渡难大概2.2倍,张教主大概8.5倍。
    因此,神雕五绝中最弱的黄药师一灯,因为不到杨左使的一半,如果修炼乾坤,应该可以练到第一层。虽然只是第一层,不过也可以颠倒一刚一柔、一阴一阳的乾坤二气,做到有刚有柔,有阴有阳了。神雕侠和倚天时代的郭大侠应该可以练到第二层或者更高一些。
    《关于史帮主和周掌门的问题》:
    史帮主掌握了降龙十二掌的精髓,练功又非常勤奋,三十年估计能有其他人四五十年功力,其练功走火入魔反作用之大能让自己瘫痪,更说明其降龙掌功力很深,如果参考原版传功长老浸润降龙掌数十年,练到了九成功力,功力盖世,史帮主估计能有七成功力吧;而且史帮主还是金银掌,俨然降龙十二金掌+降龙十二银掌,推陈出新,将降龙掌练出了新境界。15掌郭大侠也就练了降龙掌一两个月,估计也就降龙掌0.5成功力吧,史帮主七成功力降龙金银掌一发,三四倍的郭大侠也会被一掌打趴下。和郭大侠伯仲的灵智上人估计也差不多。认真算算,史帮主大概灵智上人十三四倍吧。
    周掌门九阳九阴阴阳相济的内功(比肩非任何内功所及的张教主),身法速度接近金书第一的韦蝠王,武学天分比肩张真人,这样的内功、这样的速度、这样的武学天分,简直金书最高端的设定,使用什么武功都很强。想当年张真人有部分九阳的基础,学了十天少林罗汉拳,就和内功世间罕有,武学震古烁今的何足道打得不可开交,周掌门同样有峨眉九阳的基础,武学天分又比肩张真人,设定又极其高端,学习的九阴武功比少林罗汉拳强得多,练习时间也长得多,比何足道强是妥妥的。因此周掌门>何足道>没有十层龙象的金轮=16年前郭大侠=16年前欧阳锋>二轮黄药师>>丘处机>灵智上人。认真算算,周掌门大概是灵智上人十七八倍吧。
    结论:史帮主大概灵智上人十三四倍,周掌门大概十七八倍,灵智上人就算水平变成三四倍,估计都可以被史帮主和周掌门一击打趴下。
    《三渡与扫地僧对比》:
    扫地打萧峰时还要打萧远山,心分二用,和空见打谢逊时全神贯注还是有差别的,我找另一个也是心分二用的场景来对比一下:
    原来这六人之中,以杨逍最工心计,他这两枚圣火令攻渡难的是虚,攻渡劫的那枚之上方用上了全身内劲。渡劫正与张无忌全力相抗,眼见渡难对付杨殷二人已稳占上风,哪想得到杨逍竟会忽出奇招,以此怪异的手法偷袭,一惊之下,圣火令已到面门。渡劫心神微乱,轻轻伸起两指,将那枚圣火令挟了下来。
    渡劫对比扫地僧:
    面对对手:杨左使:一法通、万法通,随意使用各种武器招式,俨然不滞于物的通达天下武学的通达(木剑)的境界,长袖一挥轻松化解何太冲少说五六百斤(估计700斤)的一掷,打何太冲夫妇剑阵联手无压力,内力俨然破千斤。另外,杨左使的武功,高于二十多年前会七伤拳的谢逊,他所修炼的‘乾坤大挪移’神功的主旨,乃在颠倒一刚一柔、一阴一阳的乾坤二气,会乾坤大挪移,刚柔阴阳变换肯定也没问题,萧峰武学境界应该和杨左使差不多,掌力千斤,就算这俩持平;
    分心情况:渡劫全神贯注地与张教主全力对抗,杨左使的全力一击对他来说完全是偷袭,直到面门才反应过来,而萧峰一直在扫地僧面前和他打,扫地僧至少有一只手在与萧峰对抗,萧峰的攻击对于扫地僧而言,不能算偷袭。
    结果:渡劫只用两个指头,就轻轻接下了杨左使全力一击,扫地僧被萧峰一掌打伤吐血。
    总结:面对对手差不多,渡劫分心的情况比扫地僧更严重,而化解攻击渡劫更轻松且无伤,从这个照面上看,渡劫明显强于扫地僧。
    结论:渡厄、渡劫、渡难都是神而明之、无招胜有招、凌驾天下武学的无招(无剑)境界,扫地僧应该也是这个境界,扫地僧秒慕容博的表现和渡厄隔纸传功瞬间震软韦蝠王的表现差不多,不过他应对萧峰攻击的表现明显不如渡劫对杨逍,总的来看,扫地僧似乎可以定位在渡劫与渡厄之间。


    IP属地:北京33楼2023-04-19 09:41
    回复
      其实很容易解释嘛,那就是二战三渡时,三渡并没有摆出三人联成一气三位一体,能对抗32位一流/绝顶高手的金刚伏魔圈,而是各自为战。我之前写过一篇文章,转载如下:
      楼主,其实我也认为张教主三人等打三渡刚开始时是三个1V1,而不是三个人打金刚伏魔圈。因为刚开打的时候张教主和杨左使一个侧身上前,一个飞身向左,而鹰王直接与渡难硬碰硬,这个看起来就很像是三个人各自单挑一渡的样子。而且后来杨左使和鹰王坚持不住之后,两个人联手打渡难,张教主打渡厄和渡劫联手,此时三渡很明显是分开打的,金刚伏魔圈是三渡练成一气的三位一体的战阵,而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杨左使和鹰王在支撑不住时主动选择联手打渡难,可见此时三渡并没有结成金刚伏魔圈。
      三渡为什么一开始没有结成金刚伏魔圈呢,其实从打河双煞等八人也可以看得出来,三渡对自己的武功是非常有自信的,所以喜欢御敌于国门之外,使敌人尽量远离自己,这样的打法虽然消耗内力较大,不过更加灵动。当索圈逐渐缩短到5丈左右,就会变成金刚伏魔圈,可以对抗超过32位一流/绝顶高手。金刚伏魔圈是三渡的王牌,也是底牌,他们并不是那么容易就会用的。
      而张教主的想法呢,他知道三渡的金刚伏魔圈所向无敌,就算自己加上杨左使,范右使、鹰王、韦蝠王,都破不了(实际上就算超过32位一流/绝顶高手都破不了),所以他要利用三渡对自己武功的自信,以三渡在使用金刚伏魔圈这样王牌之前多消耗。他为什么只挑了了三个人去进攻三渡,一来是为了公平,二来也是迎合三渡对自己武功的自信,引诱他们不结成金刚伏魔圈而进行单挑,就像河间双煞等八人刚开始和三渡打时那样。所以刚开始张教主应该是没有全力以赴的,因为如果三渡发现自己分开打打不过,又会结成金刚伏魔圈,那样就没办法了。
      其实二战三渡时三渡没有结成金刚伏魔圈,对倚天的整体武力是有利的。
      首先,这说明三僧中最强的渡厄,比其他两个强不少,起码可以奋力抵挡没用全力的张教主一个小时;
      其次,三渡没有结成伏魔圈,并没有否认渡难>杨左使+鹰王这个结论。因为刚开始三渡距离张教主很远,大概十几丈(韦蝠王送信时提到),渡难把内力通过黑索运用到十几丈外,自然和近距离攻击有差别。不过张教主等三人为了攻破三渡,自然要想办法前进,而他们前进一丈多后,阻力就越来越大,再往前进就越来越吃力,所以杨左使和鹰王就撑不住了。
      另外,金刚伏魔圈的范围大概是五丈远(从河间双煞等八人打三渡一战分析而得,具体分析略),没有结成金刚伏魔圈,那自然是五丈外,这对鹰王和渡难的武功表现是有利的。
      因为他们就不是从五丈外开打,而应该是从十几丈外开打,鹰王前进了一丈多后前进就越来越困难,之后在鹰王和杨左使联手前,正常估计还能再前进一两丈,而他在用凌空掌打渡难的时候,首先距离应该大于五丈(因为没有结成伏魔圈),其次应该小于十几丈(按十五丈计算)再减去三丈左右(两个一两丈),按12丈计算,鹰王凌空掌打渡难时的距离,就应该是5丈~12丈,平均值是八九丈,后来鹰王又向后退了一两丈,那么范围就变成了六七丈~十三四丈,平均值就变成了十丈。
      想象一下,鹰王破山碎碑的掌力(估计1500斤左右吧),可以打到十丈远,而且渡难的掌力,不但大半内力就高于殷天正的掌力,而且在十丈外威力丝毫不减,这么一看,渡难满内力的掌力,估计能有3000斤,15丈外丝毫不减,打出三十丈远估计无压力。
      另外还有一点是需要注意的,那就是渡难作为渡厄和渡劫的师弟,他应该是三渡中最弱的。渡难大概略强于杨左使和鹰王联手,估计2法王水平多点,而渡劫在全力与张教主比拼内力时(而且还支持困难了),还能伸出两根指头轻轻接下杨左使全身内劲扔出的圣火令,这表现一看就要冲着3法王的水平去了。渡厄就更不用说了,收信时都能隔着纸瞬间震软接近法王级的韦蝠王,能单抗张教主(当时估计6法王水平往上了)一个小时,3倍法王水平以上妥妥的。
      最后,二战三渡时三渡没有结成伏魔圈,这对伏魔圈以及张教主的定位也是有利的。三渡神而明之,无招胜有招,凌驾天下武学,俨然无招(无剑)境界的高手,伏魔圈应该是超过32个一流/绝顶高手都无法攻破的超级战阵,张教主也自认为自己加上明教四大高手也未必能破,而二战三渡之所以能拼个两败俱伤,那应该就是因为三渡没有结成伏魔圈了。LZ可以想想看,三个独孤求败/扫地僧级别的对手,再加上一个对抗水平翻四倍以上的碾压天下武学的伏魔圈(十二个以上的独孤求败/扫地僧的对抗水平),这不但是机械降神,而且是一下降三神,再加上一个乘以四倍以上的阵法,张教主所面对的敌人,是多么的恐怖,而他最后拼死爆发时几下攻破伏魔圈的表现(三渡在第三战倒是吸取了第二战的教训,不再御敌于国门之外了,上来就摆了伏魔圈),是多么的逆天。
      总结:我认为二战三渡时,三渡并没有结成伏魔圈,而是各打各的。而且这个认知,对倚天的整体武力水平,更为有利。以法王为单位,神而明之俨然无招(无剑)境界的渡难大于2法王(估计2.2法王,倚天法王级一法通、万法通,随意使用各种武器招式,通达天下武学,俨然不滞于物的通达(木剑)境界,且可以凌空掌力十丈破山碎碑了),渡劫直逼3法王(估计2.7法王),渡难妥妥超越3法王(估计3.6法王),张教主篇末常态实力8.5法王(超越无招境界,玩弄天下武学的玩世境界),拼死爆发超过34法王(超越碾压天下武学的伏魔圈的天道境界的天人境界,估计100法王水平),金书第一高手,且远远高于其他人。


      IP属地:北京34楼2023-04-19 09:46
      回复
        你会读书吗 张翠山那个时候是啥实力 怎么会知道张翠山的武功有多强 俞莲舟武功越厉害才发现他师傅张三丰的武功是多么深不可测 你觉得一个10岁的的人会知道专门练搏击的人有多厉害 。 谢逊不管啊哈时候都是被张三丰秒的 张三丰在倚天打谁都没用过第二招 他这个境界出场人物里只有扫地僧跟他抗衡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35楼2023-04-19 15:42
        回复
          给赞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36楼2023-04-26 17:30
          回复
            分析一下三部曲里主要人物的武力发展:
            射雕是金庸的代表作之一,射雕五绝名气很大,不过如果论武力,我认为射雕五绝在金书中武力并不高,如下:
            一论时,黄药师洪七公等大约三十多岁,王重阳大约五十多,一论论了七天七夜,王重阳略胜其他四个,令其他四个水平为1,王重阳估计约1.2。王重阳一论结束后很快就去世了,九阴武功他也没有练,所以一论时应该就是其巅峰了。
            一论时洪七公并没有把降龙十八掌练完,后来自认为再多练几年就可能打败王重阳。一论和二轮之间隔了25年,我假设洪七公所说的几年是6年,认为洪七公过6年就可以持平王重阳(从1变成1.2),而且在25年间其水平是线性增长的,那么二轮时洪七公的水平大概1.8。
            二论时最强的欧阳锋,可以数十招打败洪七公和黄药师(估计是其1.6倍左右),那么二论欧阳锋的水平,大约就是2.9(我就凑个整数,认为是3吧)。
            十几年后郭大侠已经追上欧阳锋,欧阳锋与郭大侠PK,两败俱伤。十几年间欧阳锋武功进步了,不过也开始年老力衰,假设武力保持不变,仍然为3。那么神雕开篇郭大侠=神雕欧阳锋=二论欧阳锋=3。
            神雕洪七公武功也进步了,可以与神雕欧阳锋打成平手,那么神雕洪七公=神雕欧阳锋=3。
            金庸写书喜欢绑定,黄药师洪七公一灯等在射雕末比裘千仞略强,到了神雕里还是这样,所以估计神雕黄药师一灯也和洪七公欧阳锋绑定,那么神雕黄药师一灯洪七公欧阳锋同一水平,都是3,郭大侠和没有练成十层龙象的金轮也是这个水平。十六年后没有练成十层龙象的金轮略胜裘千仞,估计在十六年后黄药师一灯仍然保持这个水平(他们武功应该进步了,不过衰老更严重了,假设保持不变)。
            也就是说,一论黄药师一灯洪七公欧阳锋,武力为1,二论时欧阳锋变为3,其他大概1.8;三论时他们大概都是3。
            这样射雕和神雕就基本比完了,然后开始进入倚天时代。倚天和神雕结合,有两个重要的参照物,是潇湘子和何足道。潇湘子十六年前的水平大概郭大侠3成(估计0.9),十六年后功力大进,估计1.3~1.4。潇湘子和与他伯仲的尹克西带着武器,被觉远追得到处跑,实战动手一招被秒,何足道敢与觉远单挑,十几回合不分胜负,估计何足道应该是潇湘子的2.5~3倍,这么一算何足道就要到3.7~3.8了。何足道表现又不如开篇谢逊(估计谢逊接近5了),而开篇谢逊又没有到法王级(估计法王级6~7)。
            另外,也可以从从力量、凌空距离、弹跳高度、武学境界上对比过神雕五绝和倚天人物,如下:神雕五绝中除了神雕侠,其他我认为都不到法王级,如下:
            比力量:按《武林至尊,倚天屠龙:漫谈倚天屠龙记里的绝顶高手》:https://tieba.baidu.com/p/7913744546?pid=144684751203&cid=0#144684751203中26L的分析:
            法王级的杨左使内力破千斤,鹰王凌空掌力一两千斤(估计1500斤),接近法王级的开篇不用七伤拳的谢逊破千斤,远不到法王级的何太冲六七百斤,而五绝中掌力接近最大的金轮千斤,一灯大不如金轮估计也就六七百斤。
            总结:三论五绝中较弱的黄药师一灯,从力量上看,大概也就何太冲水平;
            比凌空距离:明显不如法王级的张松溪凌空掌风威力数丈,接近法王级的开篇不用七伤拳的谢逊凌空棒力四五丈,法王级的鹰王俨然十丈(具体分析略),而五绝中的黄药师一灯等凌空掌风指力一两丈;
            总结:三论五绝中较弱的黄药师一灯,从凌空距离上看,不如明显不到法王级的张松溪,估计也就何太冲水平;
            比弹跳高度:接近法王级的开篇谢逊拿着一百多斤重屠龙刀轻松跳三丈多高,明显不如法王级的何足道跳三丈多高,和黄药师一灯差不多的未到龙象十层的金轮跳不出三丈多高;
            总结:三论五绝中较弱的黄药师一灯,从弹跳高度上看,不如明显不到法王级的何足道,估计也就何太冲水平;
            比武学境界:按《武林至尊,倚天屠龙:漫谈倚天屠龙记里的绝顶高手》:https://tieba.baidu.com/p/7913744546?pid=144684751203&cid=0#144684751203中25L、28L、29L、30L的分析:
            三渡神而明之,无招胜有招、凌驾天下武学,俨然无招(无剑)的境界;
            法王一法通、万法通、随意使用各种武器招式,通达天下武学,俨然不滞于物的通达(木剑)的境界;
            开篇不用七伤拳的谢逊,凌空棒力四五丈,力量俨然破千斤,拿着100多斤重的屠龙刀轻松跳三丈多高,长啸吼傻无数好手,俨然若拙(重剑)巅峰的境界。
            三论五绝中较弱的黄药师一灯,也就持平未到龙象十层的金轮,也就是初入重剑的神雕侠的水平。
            总结,从武学境界上看,三论五绝中较弱的黄药师一灯,大概是若拙(重剑)普通的水平,估计和何太冲差不多。
            在倚天里,何太冲为1的话,法王级(通达(木剑)境界)的杨左使大概是2.2~2.3,神而明之的无招(无剑)境界的渡难大概是5,渡劫大概6出头,渡厄大概8出头,传说中的张真人大概14~15,张教主常态接近20。如果何太冲为3,那么其他人都要乘一个3。
            那么,一论黄洪等四人为1,二论黄洪等四人大约为1.8,欧阳锋为3,三论黄灯为3=倚天何太冲,法王级(通达(木剑)境界)的杨左使约6.6~6.9,渡难约15,渡劫约18出头,渡厄约24出头,张真人(传说)约42~45,张教主接近常态60。
            从武学境界上看,按《武林至尊,倚天屠龙:漫谈倚天屠龙记里的绝顶高手》:https://tieba.baidu.com/p/7913744546?pid=144684751203&cid=0#144684751203中25L、28L、29L、30L的分析,有金书中自顶向下,有创世、天人、胜天、天道、玩世、无招(无剑)、通达(木剑)、若拙(重剑)、工巧(软剑)、犀利(利剑)、磨练、探究、有感、初见共14个武学境界,每个武学境界大概比是低一级的2.2~2.3倍,每差两个武学境界大概是5倍,张真人是玩世高级的境界,渡难无招(无剑)普通,杨左使通达(木剑)普通,三论黄灯大约若拙(重剑)普通,二论黄洪大概工巧(软剑)高级,一论黄洪等四人大概犀利(利剑)巅峰。
            总结:一论黄洪武学境界大概是犀利(利剑)巅峰,数值为1的话,二论黄洪大概工巧(利剑)高级,数值是1.8,三论黄灯大概若拙(重剑)普通,数值为3,张真人(传说)大概是玩世普通,数值为42~45(在三张口中的张真人很谦虚,大概是法王级的通达(木剑)普通的水平,数值大约6.6~6.9),东方教主的武学境界大概是玩世普通,数值大概33~35。金书第一高手张教主,常态武学境界大概是玩世巅峰,数值接近60。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浪,倚天作为抗元三部曲的终点,不愧是真正武学盛世中的盛世中的盛世。


            IP属地:北京37楼2023-04-28 11:37
            回复
              再论倚天里的武力阶梯:
              倚天里的武力阶梯还是挺明显的,而且从基层开始就很强。
              我们就从大家都熟悉的过三拳开始吧:
              过三拳在倚天中,最多只能算倚天三四流的高手,不过他已经可以一拳打死牯牛,三拳打伤江湖上不少成名的英雄好汉了。比过三拳弱一些的倚天四流高手峨眉派精英男弟子,可以拖着一半多斤重的张教主在沙漠里一上午走一百多里(估计30里/小时),倚天五流高手海沙派无名好手,可以扛着两百多斤重的担子在田埂上不到半个时辰跑二十多里(估计30里/小时)
              比过三拳明显强的常金鹏,掌力号称裂石破碑,击毙过无数成名的武林好手。殷离凌空指风,可令二流高手静玄闪避。
              比常金鹏稍强的二十年前张翠山,虽然掌力不高,不过可以转移常金鹏强大的掌力,化解两块四百多斤重的石头各七八百斤的攻击,打少林三个圆字辈高手(其中一个会少林七十二绝艺之一极厉害的虎爪手)联手占据上风。武烈拳风破墙。
              比二十年前张翠山略强的常敬之,掌力开碑裂石,甚至给人一掌开山的感觉。跟常敬之差不多的白龟寿,内功深厚隔海传音,号称一击就可以秒了过三拳。
              比常敬之略强的静玄(身材高大比普通男子还高),五成力一脚被反震飞出数丈,估计十成力一脚能把一个普通男子打出十几丈,十成力一掌能将其打出二三十丈(金书里掌力一般比脚力高,这里按两倍计算);
              比静玄再强一些的何太冲,内力可以隔着门户对答,有如面谈,一扔张无忌六七百斤力,俨然开始进入开山裂石的境界(从何太冲开始,进入大巧若拙的若拙(重剑)境界);
              比何太冲稍强的张松溪,凌空掌风威力数丈,跟张松溪差不多的空性,龙爪手数十年功力,千锤百炼,不败武学,刚中含柔,返璞归真。
              比张松溪等稍强的开篇谢逊,凌空棒力四五丈,俨然破千斤,韦蝠王寒冰绵掌持平四个一流高手掌力,俨然破千斤,俞莲舟一记飞掌俨然凌空十丈远,开山裂石。韦蝠王一招就可以秒了常敬之这个级别的高手静虚,谢逊喷酒秒白龟寿。
              法王级的鹰王,破山碎碑的掌力(估计1500斤)可以打到十丈远,阿二内力浑厚,武林罕见,极少有人能接得住他三招,对掌时号称普通一掌可以重伤内力绝顶的高手。(从鹰王开始,进入一法通、万法通,随意使用天下武器武功,俨然通达天下武学,不滞于物的通达(木剑)境界)
              原版传功浸润降龙掌几十年,九成功力,功力盖世。阿大内力不在阿二之下,剑法超快就像长了八条胳膊一样。
              玄冥二老玄冥神掌强大的压制力,一掌秒俞莲舟,打得功力通神内力俨然破千斤的杨左使和韦蝠王十分狼狈,数掌之间就把原版传功打得生命危险。
              神而明之的渡难,大半内力的须弥山掌就比鹰王破山碎碑的掌力要高,十丈外丝毫不减,估计满内力掌力3000斤,十五丈外丝毫不减。从渡难开始,进入神而明之、无招胜有招、凌驾天下武学的无招(无剑)境界。
              神而明之的渡劫,在全力与张教主比拼内力时,用两个指头轻轻接住杨左使全力偷袭的一击,估计认真起来指力3000~4000斤。
              神而明之的渡厄,蚊蝇不能落,遇到外力自动反弹,只是在收信时隔纸传功,就瞬间震软了韦蝠王,估计内力4000~5000斤。
              至于更强的,超越神而明之的无招境界的霍山、张真人、张教主,那就不用多说了。
              从过三拳开始到渡厄,我们可以看到,白龟寿级别的,一击可以秒过三拳,而韦蝠王级别的,一击可以秒白龟寿级别,渡厄级别的,光靠内功就可以秒韦蝠王级别。可见,渡厄>>韦蝠王>>白龟寿>>过三拳。
              总结:倚天武力阶梯漫长,而且从比较基础的三四流高手开始就非常强(甚至五流高手都很厉害),顶端高手更加高高在上凌驾众生,不愧是武学盛世中的盛世中的盛世。


              IP属地:北京38楼2023-05-23 10:30
              回复
                当今中国围棋棋坛 不可不谓盛世 *** 属于被申真谞一个人清台的处境 有的时候高度和广度 并没有什么关系


                IP属地:上海39楼2023-05-23 13:16
                回复
                  令狐少侠是我比较欣赏的一个金书人物,因为他非常具有侠的精神。
                  在新修版倚天后记中作者曾经提到过,张无忌的侠气最重,由于从小生长于冰火岛,不知人世险恶,不会重视自己利益,因而能奋不顾身地助人。所以说,作者心目中的侠的精神,就是不重视自己利益奋不顾身地帮助别人,也就是舍己为人的精神。以德报德,知恩图报,是中国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精神,此外,如果你愿意牺牲自己去帮助其他个人,那你就有侠的精神了。
                  在金庸小说中,并不是所有主角都很好地具备侠的精神的。
                  作者的第一部作品书剑就是一个典型的反例,男主为了自己的大业,牺牲了香香公主,这不但不是舍己为人,反而是让别人为自己牺牲,这侠的精神可谓十分拉胯。反过来,香香为了男主牺牲自己,她倒是很有侠气。
                  碧血剑,袁承志没啥特别的侠的表现,不过也不拉胯就是。
                  射雕,郭大侠劝成吉思汗不要屠城有一点侠的意思了。当然他牺牲的是成吉思汗的赏赐,还不是他个人本身。典型意义上的舍己为人是牺牲自己个人去帮助其他个人。
                  射雕,神雕侠是可以为小龙女和郭襄牺牲自己的,郭襄也可以为神雕侠牺牲自己。可以算得上舍己为人。不过他们为的是自己亲近喜爱的人,所以侠气还是有限。
                  雪山飞狐,胡斐面对苗人凤,难以抉择是否要牺牲自己。苗人凤是胡斐的杀父仇人,也是他爱人的父亲,总的来说对胡斐可以说是一个陌生人。直到雪山飞狐,作者笔下的主角还很难做到真正地牺牲自己去帮助陌生人。
                  飞狐外传,胡斐愿意为钟阿四一家牺牲自己与袁紫衣的感情。钟阿 四对于胡斐来说是陌生人,所以飞狐中的胡斐已经越来越接近真正的舍己为人。当然他这里牺牲的是与袁紫衣的感情,仍然不是牺牲他自己本人。
                  倚天屠龙记,张教主愿意为杨不悔和锐金旗人众牺牲自己。这是金书中第一个愿意为陌生人牺牲自己个人的主角,真正的舍己为人,而且张教主常常很自然地这么做,所以作者说张教主侠气最重。
                  连城诀,作者没打算写一个侠,略过。
                  天龙八部,萧峰为陌生人阿朱牺牲自己,不过显得比较笨拙。段公子为所爱的人王语嫣牺牲自己去娶西夏公主,不过他的献身就显得巧妙多了,最后还得偿所愿(新修版一坨不用考虑),段公子真是一个很另类的侠。
                  侠客行,石破天也是很有舍己为人的精神的,不过侠客行里矛盾冲突并不剧烈,所以显得不突出。
                  笑傲江湖,终于讲到令狐少侠了,令狐少侠一出场就为了救陌生人仪琳和远强于自己的田伯光生死PK,这妥妥的是十足的舍己为人,最神奇的是他舍己为人得还非常高明,一顿操作下来,最后居然让仪琳成了田伯光的师傅,自己成了田伯光的兄弟。这精神,这境界,真可以说是神而明之无招胜有招,完全可以说笑傲金书(除了韦小宝,韦小宝舍己为人的水平更高,高明得你不认真看都看不出他也是这样)。
                  总而言之,我们可以看到,从作者的第一部作品到笑傲江湖,主角的侠的精神,也就是舍己为人的精神是越来越好的,张教主就已经很有侠气,令狐少侠更是侠到神而明之的境界了,而韦小宝更是超越了这个境界(具体就不展开了)。
                  然后再来说说岳不群,我觉得令狐少侠和岳不群分道扬镳是必然的。令狐少侠是神而明之的侠,而岳不群呢,根本不是侠(从他拒绝救援恒山派可以看出来),因此他也不理解令狐少侠的行为。令狐少侠救下仪琳,智勇双全,本来应该受到褒奖,结果岳不群反而惩罚令狐少侠,让他在思过崖思过,这就说明他们在根本理念和境界上,存在本质的差异。另外在知恩图报上岳不群的表现也非常糟,所谓以德报德,以直报怨,他理解不了令狐少侠对田伯光知恩图报的行为,而令狐少侠在破庙一战救了华山派全派,岳不群不但不感激涕零,反而对其大为疑忌,以怨报德,岳不群也是真够可以的。
                  总之,令狐少侠和岳不群在侠与恩的方面,是存在根本的理念冲突的,随着令狐少侠的觉醒,他们分道扬镳是必然。
                  总结:武林至尊,倚天屠龙,笑傲江湖,莫敢不从,鹿鼎一出,谁与争锋。张教主最有侠气,段公子另类大侠,而令狐少侠是金书中达到神而明之、无招胜有招境界的大侠。他的境界高于除了韦小宝以外的所有主角。


                  IP属地:北京40楼2023-06-28 09:51
                  回复
                    关于内功和武力的比较:
                    张教主内力纯度比不上的是像张真人,三渡这样百年内力修为,百年童子身的人,可不是像四绝这样的。认真分析一下可以知道张教主的内力远远远远高于神雕四绝,如下:
                    神雕侠以为觉远内力=神雕郭大侠、一灯,看到觉远被潇湘子一掌内心大叫不好,结果觉远完全反弹潇湘子掌力毫发无伤,神雕侠又惊又喜,可见觉远真实内力>>神雕侠以为的觉远内力=神雕郭大侠、一灯。
                    张真人觉得觉远、倚天郭大侠和张教主是同一水平,然后又觉得阿二内力浑厚,武林罕见,普通一掌可以重伤张教主,而阿二普通一掌拼不过张教主,深吸一口气一掌还是不敌,最后全力运功一掌,被张教主深吸一口气一掌打趴下了。
                    可见张教主深吸一口气的真实水平>>阿二全力运功一掌>阿二深吸一口气一掌>阿二普通一掌>>觉远、郭大侠、张真人心目中的张教主。
                    张教主在万安寺、篇末又有提升,可见:
                    篇末张教主>万安寺张教主>武当山张教主真实水平>>阿二全力运功一掌>阿二深吸一口气一掌>阿二普通一掌>>觉远、倚天郭大侠、张真人心目中的张教主>>神雕侠以为的觉远内力=神雕郭大侠、一灯。
                    https://tieba.baidu.com/p/7913744546?pn=2 33楼分析,从力量、凌空、弹跳、武学境界等方面看,神雕一灯大概是倚天何太冲水平,估计篇末张教主内力大概是神雕一灯接近二十倍。
                    至于内功属性,乾坤一层就可以调节转换阴阳了,这也不足为奇,与侠客行的对比,如下:
                    以前说过很多次,这里再说一遍:
                    倚天武力阶梯很长。
                    海沙派几十个无名好手(倚天七流高手)扛着两百多斤重的担子,在田埂上不到一个小时跑二十余里(估计30里/小时),远远凌驾于现实人类。
                    过三拳(倚天四流高手,磨练境界)一拳打死牛,三拳打伤不少江湖成名的英雄好汉,估计一拳能打趴两三个海沙无名好手。
                    白龟寿(倚天二流高手,工巧(软剑)境界)一击可秒过三拳,对付三派掌门加数十精英好手,绰绰有余,估计一击能秒大北极熊。
                    开篇谢逊韦蝠王(倚天一流高手,若拙(重剑)巅峰水平,非常接近一法通、万法通的通达(木剑)境界)一击可秒白龟寿、静虚级别,估计一击能秒大犀牛。
                    渡厄(倚天超绝顶高手,神而明之的无招(无剑)境界巅峰)收信时内功隔纸一震就震软了韦蝠王,估计内功一震能秒巨型大象。
                    张教主(金书第一高手,超无招境界)内力渡厄两倍多,估计一击能秒巨型霸王龙。
                    龙木岛主估计比一击能秒大犀牛的谢逊韦蝠王强不了多少,如果与内功一震秒巨型大象的渡厄近战,估计渡厄三招就能震倒一个,两人联手估计渡厄一百招拿下。张三李四估计比明显强于白龟寿的周颠彭莹玉强不了多少,渡厄都不需要出手,内功遍布全身,蚊蝇不能落,张三李四自己一拳打上来被渡厄内功反弹估计他们直接就倒地不起了。


                    IP属地:北京41楼2023-07-25 09:33
                    回复
                      吴一氓是一流高手,连载版和张松溪都差不多。


                      IP属地:陕西42楼2023-07-25 09:54
                      收起回复
                        关于史帮主的问题,详细分析:
                        楼主所说的当然是正常的理解,不过还可以再全面深入一些,以下来自我以前的文章并略作修改:
                        按新修版,史帮主只会十二掌应该还是传承的问题。因为书中明写了耶律齐得郭大侠传授而学全,为什么要强调郭大侠传授呢,我觉得言外之意,很可能就是降龙掌没人传授就学不好了。在耶律齐之后,史帮主以前的各个帮主因为根底不行(历任是以前各任的意思,未必包括史帮主),最多只学到了14掌,你自己都不会当然没办法传授别人了,所以就越传越少了。
                        当然新修版的史帮主,因为黄衫口述中的幻阴指问题,他的对手都未必是成昆,我认为讨论必要性不是很大。各个版本的史帮主,最强的还是三联版。
                        三联版说耶律齐都没有学全降龙掌,想想耶律齐几十年全真内功,天分也不错,射雕里郭大侠很轻松就学会的降龙十八掌,为啥耶律齐就学不全了?很有可能就是郭大侠对降龙掌进行了改进,比如把九阴内功融入到了降龙掌中,让降龙掌更加变幻莫测了,因为郭大侠的改进,降龙掌变得更强,也更难学了,所以强如耶律齐都没有学全(郭大侠不太会教可能也是部分原因)。既然降龙掌是需要师傅传授的,耶律齐都没有学全,那么接下来当然就越传越少了。
                        回到史帮主的问题。按之前分析,史帮主学到了郭大侠优化后的降龙掌中的十二掌,同时也得到了十二掌的真传,学多少掌就得多少掌精髓,可见史帮主对降龙掌的理解和掌握是非常好的(那么他之所以只学到十二掌,那当然大概率就是因为他师傅只传了十二掌了,反正耶律齐之后的帮主最多十四掌,越传越少当然很有可能了)。
                        另外,史帮主苦练降龙掌时内力不济而瘫痪,这也说明几个问题:
                        第一,史帮主练功是很勤奋刻苦的,甚至会刻苦练习练到内力不济,他练三十年(倚天传功长老白发白须,估计七八十岁,四大长老之首方东白满脸皱纹,估计也七八十岁,史帮主估计也这个年龄,二十岁开始练降龙的话,五十岁瘫痪那是练了三十年),可能能比得上别人练四五十年。
                        第二,降龙掌本来是以外功为主,史帮主练到内力不济时却会走火入魔,说明此时降龙掌内功已经占了很重要的成分,结合之前耶律齐学不全的情况,此时的降龙掌被郭大侠改进,应该已经变成内功外功并重的一种掌法,俨然已经成为九阴降龙掌。
                        第三,史帮主走火入魔后反作用之大能让自己瘫痪,说明他九阴降龙掌功力很深,结合原版倚天传功长老浸润降龙掌数十年,九成功力,功力盖世的例子,史帮主四五十年功力的话,估计也能有降龙掌七成功力了。
                        总结,从史帮主苦练降龙掌走火入魔瘫痪,可以推测史帮主九阴降龙掌功力很深,估计有七成功力。
                        最后,史帮主外号金银掌,俨然是把降龙掌练成了降龙金银掌,降龙十二掌练成了降龙十二金掌+降龙十二银掌。看来在洪帮主自创了降龙掌一半,郭大侠将其变成了九阴降龙掌后,史帮主再次推陈出新,练出了金银掌力,将降龙掌变成了降龙九阴金银掌。考虑到史帮主对降龙掌掌握很好,功力很深,突破创新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综上所述,新修版强调,降龙掌是需要有师傅传授的,三联版告诉我们,郭大侠很可能改进了降龙掌(变成九阴降龙掌了),原版又告诉我们,传功长老浸润降龙掌数十年,就可以把降龙掌练到九成功力,功力盖世。结合各版本信息,三联版中的史帮主,在学到师傅传授给他的十二掌之后,得到了降龙十二掌的精髓,练到了七成功力,还推陈出新,练成了降龙九阴金银掌,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降龙掌强者。
                        总结:金书所有练降龙掌的出场高手,排名第一的,应该是原版倚天中浸润降龙掌几十年,九成功力,功力盖世的传功长老,三联版倚天中的史帮主,估计七成功力的九阴降龙金银掌,我认为是第二名的有力争夺者。


                        IP属地:北京43楼2023-07-25 10:53
                        回复
                          以前发过,这里再转一下,关于笑傲无招与神雕无剑:
                          我觉得独孤九剑的无招胜有招和神雕的无剑胜有剑是同一境界,而且无招更为完善。
                          首先无招胜有招和无剑胜有剑,这都是以无胜有的理念,所以境界应该是相同的。
                          其次无招胜有招包容了所有武学,而无剑胜有剑给人感觉还局限在剑法中(虽然剑法是武学的巅峰之一,但也只是武学的一小部分);
                          然后无招胜有招包含了自己的无招胜过自己的有招的意思,也包含了破尽天下武学招式的意思,不但胜过自己,也胜过别人,胜过天下武学,而无剑胜有剑感觉只是自己胜过自己。
                          然后无招胜有招,如果运用到剑法,那是没有(固定)剑招,胜过有(固定)剑招,这也是一种无剑胜有剑的概念,换言之,无招胜有招可以包容无剑胜有剑,另外独孤九剑的无招也是可以用手指作剑,这也是比草木皆可为剑的不滞于物的境界要高的,手指作剑出其不意,这也是一种无剑胜有剑。反之,无剑胜有剑包容无招胜有招却不容易。
                          总之,独孤九剑的无招胜有招,是一个十分细致完善的武学体系,包容天下武学也超脱于天下武学,也可以包容无剑胜有剑,而无剑胜有剑在神雕中只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而且独孤在神雕只是渐渐达到这个境界,所以独孤九剑的无招和神雕的无剑应该是以无胜有的同一境界,同时无招比无剑更为完善。神而明之,存乎其人,笑傲独孤九剑的无招,应该是神而明之的无招(无剑)境界的巅峰,神雕的无剑,应该是神而明之的超脱(无招/无剑)境界的门槛。
                          从实战表现上看,令狐少侠在梅庄的几次作战,很明显地表现出武学或者剑法的各个境界。
                          令狐少侠的第一个对手一字电剑丁坚,一出手犹如闪电横空,令人心惊胆寒,这应该就是凌厉的利剑境界;
                          丹青生和秃笔翁,一个剑法如泼墨披麻,就像是在画画一样,一个将书法名家的笔意融入武功,看起来十分工整,这应该就是工巧的软剑境界。
                          黑白子真材实料,一动手攻击,一招快似一招。黄钟公内力出众,弦声无形,俨然就已经是大巧不工,大巧若拙的重剑境界。
                          任我行的武功惊天动地,不可思议,内力剑法合二为一不可分割,使用木剑如有风雷之声,独孤求败亲临也要欢喜不尽,俨然已经是不滞于物的木剑境界。
                          岳不群辟邪剑法变化繁杂无比,出剑快到极点,拿着绣花针,连与任我行差距不大的左冷禅都必败无疑,俨然是木剑境界的巅峰。
                          令狐少侠打岳不群时,随机应变,因敌制胜,全无固定招式,一招对一招,万招对万招,新招无穷无尽,打败了岳不群,这俨然已经是神而明之的无招境界了(之前应该还是在随手使用天下剑法的不滞于物的木剑境界)。
                          总结:从独孤九剑无招胜有招的剑理和实战上看,无招与无剑是同一境界,而且笑傲无招比神雕无剑更为完善。


                          IP属地:北京44楼2023-08-04 09:14
                          回复
                            金庸武学中贯穿多部作品的最重要的的五剑境界:
                            作者第一次提出武学境界等级的概念是在神雕,也就是独孤求败的五剑境界,20岁前利剑,30岁前软剑,40岁前重剑,40岁木剑,然后无剑。
                            利剑凌厉,软剑作者没有解释,重剑解释了一下,就是大巧不工(由此对应到软剑,软剑就应该是工整),木剑则是不滞于物,草木竹石均可为剑,无剑则是无剑胜有剑。
                            总结如下: 利剑:犀利;软剑:工整;重剑:大巧;木剑:不滞于物;无剑:以无胜有。
                            由此,也可以很容易得到一论五绝利剑(犀利)级,二论五绝软剑(工整)级,三论四绝重剑(若拙)级,神雕侠常态木剑级,爆发接近无剑级的结论。
                            在飞狐外传里对木剑又重新阐释了一下:一法通,万法通,武学高强之士即令只一竹一木在手,亦能用以克敌护身。将木剑的概念进行了拓展,从剑法拓展到了整个武学。一法通、万法通,通达万物,通达天下武学,就是不滞于物的木剑境界。我给这个境界又起了个名字,叫做通达。
                            在笑傲中,提出了无招胜有招的理念,随机应变,因敌制胜。对无剑的概念进行了拓展,从剑法拓展到了整个武学。并且在独孤九剑的第九剑中提出:神而明之,存乎一心。独孤前辈当年挟此剑横行天下,欲求一败而不可得,那是他老人家已将这套剑法使得出神入化之故。因此,神而明之,无招胜有招,随机应变,因敌制胜,超脱万物, 超脱天下武学,就是无招(无剑)的境界,我给这个境界又起了个名字,叫做超脱。
                            关于神而明之的超脱境的具体分析,也可以参考https://tieba.baidu.com/p/7913744546?pid=144684751203&cid=0#144684751203:的25、29、30、31、43楼。
                            一法通、万法通、通达万物,通达天下武学,不滞于物的通达(木剑)境界,在倚天里对应的就是法王级。
                            神而明之,无招胜有招,超脱万物,超脱天下武学的超脱(无招/无剑)境界,在倚天里对应的就是三渡的级别。
                            而张教主和张真人(传说)则高于超脱(无招/无剑境界)。
                            所以,按武学境界,五绝与倚天人物的对应应该是:
                            一论五绝:犀利(利剑)级,对应倚天常金鹏潘天耕等
                            二论四绝:工巧(软剑)级,对应倚天崆峒几老白龟寿静虚开篇张翠山等
                            三论四绝:若拙(重剑)级,对应倚天开篇谢逊韦蝠王俞莲舟阿三张松溪空性刚相何太冲莫声谷彭莹玉等
                            神雕侠:通达(木剑)级,对应倚天法王级。
                            三渡:超脱(无招/无剑)级
                            二张:高于超脱(无招/无剑)级。


                            IP属地:北京45楼2023-08-04 09:37
                            回复
                              重新调整倚天的排名,如下:
                              按《武林至尊,倚天屠龙:漫谈倚天屠龙记里的绝顶高手》:https://tieba.baidu.com/p/7913744546?pid=144684751203&cid=0#144684751203中25L、28L、29L的分析,金书中自顶向下,有创世、天人、胜天、天道、玩世、超脱(无招/无剑)、通达(木剑)、若拙(重剑)、工巧(软剑)、犀利(利剑)、磨练、探究、有感、初见共14个武学境界,倚天里从顶向下排名应该是(同级别高手出场顺序是明教、汝阳王府、武当、少林、峨眉、昆仑、崆峒、华山、波斯总教、丐帮、其他,打《》的是不太确定的):
                              创世:未来张教主(原有武学+九阴+倚天剑):即便有暴君手握百万雄兵,权倾天下,也会被一击秒杀,一剑可当百万军,一击可秒天下权。
                              天人:爆发张教主:天人合一,几下攻破三渡能对抗超过32位通达(木剑)境界高手联手(相当于天下高手联手)的金刚伏魔圈。
                              胜天:真武七截阵:可以匹敌64位通达(木剑)境界高手联手,超越天下高手联手。
                              天道:三渡金刚伏魔圈:可以对抗超过32位通达(木剑)境界高手联手,相当于天下高手联手;
                              玩世(超越神而明之的境界,玩弄天下武学):
                              玩世巅峰:张教主:篇末持平三渡、玩弄玄冥二老;风云三使阵。
                              玩世高级:张真人(传说):秒擒玄冥,让他干啥就干啥
                              玩世普通:霍山:神而明之的三渡之一碰上他也要手忙脚乱;
                              超脱(神而明之,无招胜有招,无剑胜有剑,超脱万物,超脱天下武学):
                              无招巅峰:阿大(倚天剑)、渡厄、《九阳作者》、《无色》、
                              无招高级:渡劫、《郭襄》、乾坤作者、齐心俱明王联手阵
                              无招普通:明教钟教主、渡难、空见、灭绝(倚天剑)
                              通达(一法通、万法通,通达万物,通达天下武学,不滞于物,草木竹石皆可为剑,木剑):
                              通达巅峰:阳顶天、鹿杖客、鹤笔翁、阿大、何太冲等四人正反双仪阵、《木灵子》、常胜宝树王、《百损道人》
                              通达高级:赵敏(倚天剑)、成昆(幻阴指)、阿二、《空闻》、妙风使(圣火令)、辉月使(圣火令)、流云使(圣火令)、传功长老(参照原版)
                              通达普通(法王级):杨逍、范遥、殷天正、紫衫、谢逊(二十年后去除瞎眼因素/屠龙刀)、阿三、成昆(篇末)、《张真人(谦虚)》、空智、灭绝、郝密、卜泰、黄衫、《郭大侠(倚天)》
                              若拙(大巧不工,大巧若拙、重剑):倚天一流高手
                              若拙巅峰:谢逊(二十年前不用七伤拳时)、韦一笑、宋远桥、俞莲舟、觉远(大铁桶)、周芷若(少林大会)、何太冲夫妇双仪剑阵、齐心王、俱明王、青海派三长老(围攻渡厄);
                              若拙高级:冷谦、庄铮、《张冲》、《殷野王》、刚相、魁梧大汉(赵敏手下与韦蝠王PK)、张松溪、殷梨亭、宋青书(少林大会)、空性、执法长老、史火龙、合攻渡难的三人、何足道(一百年前)
                              若拙普通:周颠、彭莹玉、说不得、《李天桓》、赵敏、《鹑衣百结者》、《瘦削和尚》、《虬髯碧眼胡人》(赵敏手下四无名高手中的三个)、《汝阳王府四五个轻功好手》、莫声谷、何太冲、班淑娴、掌钵龙头、夏胄、朱长龄
                              工巧(工整、软剑):倚天二流高手
                              工巧巅峰:五刀金刚、二十四名天竺番僧、《汝阳王府三无名好手》、张翠山(十年前)、宋青书(光明顶)、苦智禅师(一百七十年前)、静玄、昆仑派二健者、《关能》、宗维侠、华山派矮老者、掌棒龙头、杜氏夫妇联手阵
                              工巧高级:《吴劲草》、《辛然》、《烈火旗副使》、《神箭八雄》、火工头陀(一百七十年前)、《少林派精研金刚指的圆字辈高手》、静虚、唐文亮、鲜于通、华山派高老者、张君宝;
                              工巧普通:白龟寿、殷野王(二十年前)、殷无寿、殷无福、殷无禄、黑林钵夫、张翠山(二十年前)、俞岱岩(二十年前)、无色(100年前)、《无相(100年前)》、静照、《苏梦清》、常敬之、陈友谅、武烈、吴一氓;
                              犀利(凌厉,利剑):倚天三流高手
                              犀利巅峰:常金鹏、殷素素、殷离、《程坛主》、《封坛主》、《胡青牛》、《小昭》、苍老声无名高手、粗豪声无名高手、尖锐声无名高手(赵敏手下隔着二里多传音的高手)、周芷若(光明顶)、潘天耕(一百年前)、白袍客(二十年前)、丐帮季长老、郑长老(参与围攻谢逊)、《杜百当》、《易三娘》
                              犀利高级:明教三无名道人(参与围攻殷梨亭)、方天劳(一百年前)、纪晓芙、《卫四娘》、西华子、丐帮四无名好手(参与围攻谢逊)、马法通、邵鹤(青海三剑)、徐达、泉建男、《神枪震八方谭老英雄》;
                              犀利普通:摩诃巴思、卫天望(一百年前)、丁敏君、昆仑派长须道人、高则成、蒋涛、简捷、薛公远、常遇春
                              磨练:倚天四流高手
                              天鹰教普通舵主、明教无名白袍好手(砍伤一名峨嵋派精英男弟子)、《达摩堂九大弟子(一百七十年前)》、少林派二无名好手(参与围攻彭莹玉)、少林八恶僧(成昆的手下)、圆心、圆音、圆业、昆仑派许道人(参与围攻彭莹玉)、苏习之、詹春、过三拳、十多个武官番僧(被张真人袖风攻击)、祁天彪、宫九佳、云鹤、无名剧盗(被俞岱岩十一招砍死)
                              探究:倚天五流高手
                              天鹰教神力舵主、都大锦、郭襄(100年前)、峨嵋派精英女弟子(速秒明教无名白袍弟子)、元广波、麦鲸、麦少帮主、不少江湖成名英雄好汉(伤在过三拳第三拳之下)、无数成名武林好手(被常金鹏击毙)、卫壁、武青婴、朱九真、海沙派二无名好手(参与围攻彭莹玉)
                              有感:倚天六流高手
                              慧风等四人、慧通、慧光、无色的弟子、峨眉派精英男弟子(几招打败明教无名白袍弟子之一)、长白三禽、《史镖头》、《祝镖头》
                              初见:倚天七流高手:
                              明教三个无名白袍弟子、少林戒律堂高矮二僧(一百年前,与郭襄交战)、蔡四、花青山、海马胡六(王盘山巨鲸帮好手)、海沙派二十多无名好手、王盘山上神拳、巨鲸、海沙三派无数好手
                              鸿蒙:普通武师。


                              IP属地:北京46楼2023-08-18 15:5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