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斗记录吧 关注:45,464贴子:1,286,652

回复:〖分享〗读唐制有感。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唐代金饼又叫坛子金,铸造方法简单,是将熔化了的金倒在坛子里铸成。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4-02-16 14:38
回复
    唐代“炫富三宝”:昆仑奴、新罗婢、菩萨蛮。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24-02-16 14:38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唐初封王有几个特点,
      1、从李渊受禅的一次大封王行动,可以分析出当时的封王制度特点,一是李姓亲族必须封王,非李姓亲族一定不能封王,这是南北朝、隋朝传下来的制度,李渊遵守了这一制度。二是你说的对,根据亲疏关系王爵等级不一样,李元吉李世民都被封一字王(因为一个字的都是“州”,州是当时最大的地区级行政单位,因此,一字王的爵位也最隆重),秦王齐王,都是一个字的王。西方网要比东方王隆重一点(秦在西方、齐在东方,因为唐朝发迹于西方。)这一不成文的制度,也应该是从李渊开始的。其次是兄弟,也是一字王(州王),李渊的亲兄弟都追封为一字王,比如蜀王、梁王等,但这明显是边远地区,所以比秦齐又差一级。在接下来就是叔父、侄子、从兄弟等等,依次封为郡王、县王乃至公侯等五等爵位。
      2、没有真实的食邑了。隋朝以前,南北朝的王,都是有食邑的。当时是郡县制和封建诸侯制度并存,到了唐代,就没有封建诸侯了。刺史的权力很大。因此玄武门之后,李世民想过把功臣都封为终身刺史。但是,王的前面依然是地名。就是楼主问的,X王和XX王中XX的含义,XX都是地名。保留了古代封王的含义。
      3、也有异姓王,如罗艺封为燕郡王,注意不是燕王,而是燕郡王,差别很大。不是燕国的王,而是燕郡的王。相对而言,李世民的秦王,是秦国的王,而不是秦郡的王。初唐,异姓最高封郡王,没有州王。
      4、楼主特别有一提到一个相王,很有意思。相王在唐代有两种,一种是皇帝实际封的,表示“相州”的王,比如唐睿宗李丹早年被封相王,因为他是皇帝的儿子,根据(1),封为一字王。相王另一个含义,是一种尊称,一个人,在古代如果同时身兼丞相,又被封王,那么就会被成为“相王”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24-02-17 08:34
      回复
        唐代瓷器的制作与使用更为普及,瓷器的品种与造型新颖多样,其精细程度远远超越前代,在发展中形成了“南青北白”的两大瓷窑系统。南方地区主要烧制青瓷,以浙江越窑为代表,北方地区主要烧制白瓷,以河北邢窑为代表。
        唐三彩是陪葬的陶器,色彩亮丽有黄、绿、青三色铅釉,故名唐三彩,但不一定每件唐三彩都三色俱全,但可利用三色交叉混合的上釉技术来制造出美丽的花朵,以及先在坯体上刻花成暗色图案,变化无穷,彩色斑斓。
        唐三彩分布在长安和洛阳两地,在长安的称西窑,在洛阳的则称东窑。唐代盛行厚葬,不仅是大官贵族,百姓也如此,已形成一股风气。
        唐三彩种类很多人物、动物、碗盘、水器、酒器、文具、家具、房屋,甚至装骨灰的壶坛等等。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24-02-17 08:34
        回复
          唐代分人户籍,以年齿大小分为黄、小、中、丁、老五种。《新唐书·志四十一》载:“凡民始生为黄、四岁为小、十六为中、二十一为丁、六十为老。”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24-02-17 08:34
          回复
            在唐朝,皇帝之子中,一子承嫡继位为帝,余子封亲王(如楚王,光王,韩王)。亲王诸子中,承嫡者袭嗣王爵位,再往后就以嗣王爵位世袭罔替。余子封郡公,也有加恩封为郡王或国公的,但保底是郡公。唐朝中后期也有的亲王承嫡者封郡王而非嗣王的情况出现且非常普遍。郡王承嫡者封为国公,余子有的封郡公,有的无爵。国公、郡公承嫡者继承原爵位,余子无爵,只荫封官职。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21楼2024-02-17 08:35
            回复
              唐代封爵制度承隋制,“隋氏始立王公侯一下制度,皇朝因之”,分为九等,《唐六典》卷2 载:凡有九等:一曰王,正一品,食邑一万户。二曰郡王,从一品,食邑五千户,当然也有3000户的说法。唐代封爵较前代爵制最突出的特点是封而不建,不裂土分茅。《唐六典》卷2 载:皇兄弟、皇子皆封国,谓之亲王。亲王之子承嫡者,为嗣王。皇太子诸子并为郡王。亲王之子承恩泽者亦封郡王,诸子封郡公。其嗣王、郡王及特封王子孙承袭者,降授国公。也就是说,正常情况下,论爵位至多到第三代的时候就不是王爵。
              至于继承的顺序,《唐六典》载:诸王、公、侯、伯、子、男若无嫡子及罪、疾,立嫡孙。无嫡孙,以次立嫡子同母弟;无母弟,立庶子。无庶子,立嫡孙同母弟;无母弟,立庶孙。曾、玄已下亦同此。无后者,国除。
              至于选取等地名虽然很多都是随便的。但是隋唐时期,无论是亲王还是郡王,也有根据他的总管府,刺史和都督管理的地方来确定的。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22楼2024-02-17 08:35
              回复
                据《唐两京城坊考》记载,唐玄宗开元五年(717年),于东都改明堂为乾元殿,又于乾元殿东廊写四部书,因号乾元院。次年改为丽正修书院(后改名为集贤殿书院),“书院”机构由此产生。
                袁枚《随园随笔》云:“书院之名,起于唐玄宗之时,丽正书院、集贤书院皆建于省外,为修书之地。”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23楼2024-02-17 08:36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清河大房、清河小房、清河青州房、许州鄢陵房、郑州崔氏、南祖崔氏,合称清河崔氏定著六房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24楼2024-02-17 08:38
                  回复
                    杨妃是以何种身份进入秦王府,现有史料不得而知。根据现存史料的制度记载推断,杨妃以大长公主身份嫁入秦王府可能性较小,而是在武德元年(617年)五月后以国公亲戚的身份礼聘入秦王府,其品阶不详。以燕德妃礼聘入府后墓志称其为贵人,应与之相当。依照惯例,在禅让前提下,新朝君主会授予前朝公主爵位,譬如周武帝女义阳公主开皇元年改封义阳郡夫人。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25楼2024-02-17 08:38
                    回复
                      《 全唐文卷九 太宗》
                      ○册杨恭道女为 婕妤文
                      维 贞观某年月日,皇帝遣使某官某持节册命曰:於戏!惟尔前 魏王府谘议参军杨恭道第三女,门袭锺鼎,训彰礼则,幽闲表质,柔顺为心。备职后庭,寔惟通典,是用命尔为婕妤。往,钦哉!其光膺徽命,可不慎欤!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26楼2024-02-17 08:38
                      回复
                        嬖宠:1.受宠爱,宠爱。2.指受君王宠爱的人。
                        ——
                        然而三代之政,莫不以贤妃开国,嬖宠倾邦。——《旧唐书》·列传·卷一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27楼2024-02-17 08:38
                        回复
                          嫔:1.嫁。 2.古代宫廷女官名。亦指帝王之妾。如:嫔妃。
                          ——
                          太宗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长安人,隋右骁卫将军晟之女也。晟妻,隋扬州刺史高敬德女,生后。少好读书,造次必循礼则。年十三,嫔于太宗。——《旧唐书》·列传·卷一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28楼2024-02-17 08:38
                          回复
                            缣:双丝织的淡黄色细绢。
                            ——
                            癸丑,上诞日,不纳中外之贡,唯李正己、田悦各献缣三万匹,诏付度支。
                            ——《旧唐书》卷十二·本纪十二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29楼2024-02-18 12:54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观察使:唐代后期出现的地方军政长官,全称为观察处置使。
                              辛未,命江西观察使崔昭册命回纥可汗。——《旧唐书》·卷十二·德宗上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30楼2024-02-18 12:5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