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河南洛阳人,自言祖先来自北方系出中山。因曾任太子宾客,故称刘宾客,晚年曾加检校礼部尚书、秘书监等职,故又称秘书刘尚书。父刘溆避安史之乱,举族东迁定,寓居嘉兴。贞元九年,刘禹锡与柳宗元同榜登进士,又举博学宏词科,授太子校书。贞元十六年,入杜佑幕掌书记。后随杜佑入朝,任监察御史。贞元二十一年,唐德宗薨,唐顺宗即位,与掌管朝政的王叔文、王伾形成“二王刘柳”集团。唐宪宗即位后,刘禹锡被贬为连州刺史,又改贬朗州司马。元和九年,刘禹锡与柳宗元等人一起被召回长安,因作《元和十年自朗州承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被贬为播州刺史。后经裴度说情,改授连州刺史。元和十四年,刘禹锡母亲去世,遂回洛阳置丧。唐穆宗长庆元年,授夔州刺史。长庆四年,调任和州刺史。唐敬宗宝历三年春返洛阳,再次游览玄都观,作《再游玄都观》诗。唐文宗大和二年入朝,任东都尚书省主客郎中,兼集贤殿学士。大和三年,礼部郎中兼集贤殿学士。大和五年,裴度罢知政事,刘禹锡被外放任苏州刺史。大和八年,任汝州刺史。大和九年,改同州刺史。开成元年秋,刘禹锡因患足疾,改任太子宾客,分司东都,与白居易、裴度写诗唱和。会昌二年秋逝世,享年71岁。临终前写文章《子刘子自传》。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有诗集十八卷,今编为十二卷,存世有《刘宾客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