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吧 关注:204,841贴子:1,431,857

回复:征集唐朝爱好者,共建QQ群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韩湘,字北渚,生于唐德宗贞元十年,为韩愈侄孙、韩老成之子,唐穆宗长庆三年,中进士,官至大理寺丞。这是历史上的韩湘。历史上的韩湘是个汲汲于科举功名的士子,而且最后也如其所愿,功成名就。而另一位不知名的韩愈的“疏从子侄”韩湘子则游手好闲,是《酉阳杂俎》提及能让牡丹变色的人。


IP属地:安徽209楼2014-09-21 18:35
收起回复

    柳宗元(773年-819年11月28日),字子厚,河东郡人。因为他是河东人,人称柳河东,又因终于柳州刺史任上,又称柳柳州。柳宗元祖上世代为官,曾伯祖柳奭是唐高宗王皇后的舅舅官居宰相,曾祖父柳从裕、祖父柳察躬、父亲柳镇都做过县令。贞元八年,柳宗元被选为乡贡,进士科及第。贞元十二年,秘书省任校书郎,与杨凭的女儿结婚。贞元十四年,柳宗元应博学宏词科考试,授集贤殿书院正字、蓝田尉,后任监察御史里行。贞元二十一年,唐德宗崩,顺宗即位。由于顺宗即位前中风,不能亲理朝政,所有意见只能通过昭容牛氏再由宦官李忠言来传达,因此由翰林学士王叔文、翰林学士王伾、尚书左丞韦执谊等掌管朝政。柳宗元被提拔为礼部员外郎,掌管礼仪、享祭和贡举。永贞元年,剑南节度使韦皋求领剑南三川不成联合荆南节度使裴均、河东节度使严绶上表太子监国,内侍与文官制诏太子李纯即皇帝位。九月,“二王刘柳集团”接连被贬,柳宗元被贬为邵州刺史,十一月,加贬永州司马。柳宗元到职后,“百病所集,痞结伏积,不食自饱。或时寒热,水火互至,内消肌骨”。柳宗元在生活永州10年,在永州创作了大量的诗文。元和十年正月, 柳宗元接到回京诏书。回长安后被改贬到柳州任刺史。柳州土俗,以男女抵押换钱,过期则没入钱主,柳宗元改革其乡法。被没入钱主者,仍出私钱赎之,归其父母。元和十四年,宪宗实行大赦,在裴度的建议下,敕召柳宗元回京。十一月初八,诏书还未达,柳宗元在柳州去世。享年47岁。柳宗元被后世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记》等六百多篇文章,经后人辑为三十卷,名为《柳河东集》。


    IP属地:安徽通过百度相册上传212楼2014-09-29 14:38
    回复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河南洛阳人,自言祖先来自北方系出中山。因曾任太子宾客,故称刘宾客,晚年曾加检校礼部尚书、秘书监等职,故又称秘书刘尚书。父刘溆避安史之乱,举族东迁定,寓居嘉兴。贞元九年,刘禹锡与柳宗元同榜登进士,又举博学宏词科,授太子校书。贞元十六年,入杜佑幕掌书记。后随杜佑入朝,任监察御史。贞元二十一年,唐德宗薨,唐顺宗即位,与掌管朝政的王叔文、王伾形成“二王刘柳”集团。唐宪宗即位后,刘禹锡被贬为连州刺史,又改贬朗州司马。元和九年,刘禹锡与柳宗元等人一起被召回长安,因作《元和十年自朗州承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被贬为播州刺史。后经裴度说情,改授连州刺史。元和十四年,刘禹锡母亲去世,遂回洛阳置丧。唐穆宗长庆元年,授夔州刺史。长庆四年,调任和州刺史。唐敬宗宝历三年春返洛阳,再次游览玄都观,作《再游玄都观》诗。唐文宗大和二年入朝,任东都尚书省主客郎中,兼集贤殿学士。大和三年,礼部郎中兼集贤殿学士。大和五年,裴度罢知政事,刘禹锡被外放任苏州刺史。大和八年,任汝州刺史。大和九年,改同州刺史。开成元年秋,刘禹锡因患足疾,改任太子宾客,分司东都,与白居易、裴度写诗唱和。会昌二年秋逝世,享年71岁。临终前写文章《子刘子自传》。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有诗集十八卷,今编为十二卷,存世有《刘宾客集》。


      IP属地:安徽213楼2014-10-01 15:24
      收起回复

        林蕴,约唐宪宗元和初前后在世,字复梦,福建莆田人,林藻之弟。为唐刺史林披的第六子。他博学广知,秉性鲠直。唐德宗贞元四年,由明经及第,授集贤殿书院校理,西川节度推官。永贞元年八月,西川节度使韦皋逝世之后,西川节度副史刘辟上书请朝廷封他为西川节度使。唐宪宗封袁滋为节度使,改封刘辟为给事中。刘辟起兵抗旨,阻止袁滋进入西川。林蕴善言直谏,刘辟不听;又遗书直言极谏,反把林蕴拘押狱中罢为唐昌尉,元和元年,朝廷派御史大夫、左神策行营指挥使高崇文、神策京西行营兵马使李元奕、山南西道节度使严砺讨伐,刘辟兵败,林蕴名扬京师。迁礼部员外郎,刑部侍郎刘伯刍荐之,后出为邵州刺史。宝历二年,林蕴因杖杀了门客陶玄之流放儋州,不幸病逝途中。咸通十年,赠为洪州刺史,谥忠烈。


        IP属地:安徽215楼2014-10-01 22:07
        回复
          。唐粉啊


          216楼2014-10-04 14:19
          收起回复
            人太少了


            IP属地:山东217楼2015-02-11 20:32
            回复
              我好久都没来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219楼2015-02-24 15:32
              收起回复


                IP属地:安徽220楼2015-08-26 22:12
                回复
                  裴度(765年-839年),字中立,河东闻喜人。河东裴氏东眷裴氏出身。贞元五年进士及第登宏词科,应贤良方正,授河阴县尉,迁监察御史,后出为河南府功曹、迁起居舍人。元和六年,以司封员外郎掌制、诰。元和七年,为宣慰使安抚魏博节度使“留后”田弘正(田兴),后拜中书舍人。元和九年,淮西节度使吴少阳卒,其子吴元济匿丧不报,依靠牙将董重质擅领军务,发兵侵扰邻境,威胁朝廷。宪宗听取中书侍郎平章事李吉甫的建议“征伐淮西”,以严绶为山南东道节度使,加淮西招抚使;乌重胤为汝州刺史,河阳三城节度使;李光进为陈州刺史,忠武军节度使;高霞寓为蔡州行营、唐随邓节度使;韩弘为为淮西诸军行营都统。元和十年,裴度以御史中丞兼刑部侍郎,赴淮西行营宣慰。六月,成德节度使王承宗、淄青节度使李师道暗中援助吴元济,派刺客刺死门下侍郎平章事武元衡,砍伤裴度。宪宗即命裴度门下侍郎平章事,主持讨叛军事。元和十一年,李光颜破贼于凌云栅。六月,蔡州行营随唐邓节度使高霞寓兵败于铁城被贬,尚书右丞平章事韦贯之、门下侍郎平章事李逢吉、中书侍郎平章事王涯;翰林学士钱徽、萧俛、令狐楚皆主张罢兵缓图之,纷纷受到罢贬。元和十二年,裴度自领蔡州刺史,充彰义军节度、申光蔡观察等使、淮西宣慰招讨处置使,亲自出镇,督统诸将平定淮西。以刑部侍郎马总为宣慰副使;太子右庶子韩愈为彰义行军司马;司勋员外郎李正封;都官员外郎冯宿;礼部员外郎李宗闵任判官书记,随赴淮西。十月,随唐邓节度使李愬“雪夜破蔡州”,生擒吴元济,淮西平。宪宗下诏加裴度金紫光禄大夫、弘文馆大学士,赐上柱国,封晋国公,食邑三千户。又诏刑部侍郎韩愈撰《平淮西碑》,以示纪念。元和十三年,成德节度使、淄青节度使等相继献地归顺,史称“元和中兴”。元和十四年,裴度检校左仆射,兼门下侍郎章事、太原尹、北都留守,充河东节度、观察、处置等使。


                  IP属地:安徽222楼2015-08-26 22:16
                  回复
                    元和十五年,宪宗吞食丹术待诏柳泌的金丹不豫,服食僧待诏大通的药不适,崩于大明宫中和殿,穆宗即位于太极殿。长庆元年,幽州节度使刘总落发为僧,请以张弘靖代为节度使,朝廷准奏,赐以僧衣,赐号大觉。张弘靖至幽州赴任后,由于政事处理不当引发民愤、军乱,军士囚张弘靖以朱克融为幽州节度使。七月,由于分配军饷问题,王庭凑挑动牙兵,杀成德节度使田弘正及其僚佐将吏家属,自称留后、知兵马使。八月,穆宗诏“讨伐幽、镇”。以裴度为镇州四面行营都招讨使,统帅诸军。
                    由于魏博节度使李愬去世,继任者田布被逼自杀,史宪诚乘机自立。忠武节度使兼深冀节度使李光颜、凤翔节度使李逊疾病发作,翰林学士元稹与枢密使魏弘简干扰军事,穆宗又以杜叔良取代横海节度使乌重胤,最终导致讨伐失败,只能罢兵安抚,承认叛乱者的节度使地位。长庆二年,因受命讨贼无功,裴度守司徒平章事,充东都留守、都畿汝防御使、太微宫等使;又门下侍郎平章事李逢吉造谤中伤,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
                    敬宗即位后,在吏部侍郎平章事李程、翰林学士韦处厚建议下,以晋国公裴度守司空平章事,后又兼判度支。敬宗崩后,枢密使王守澄、杨承和;神策中尉魏从简、梁守谦;晋国公裴度、翰林学士韦处厚与郭太后定策迎立江王李昂为皇帝,是为文宗。


                    IP属地:安徽223楼2015-08-30 09:10
                    回复
                      晋国公裴度因功加特进、守司徒、兼门下侍郎平章事,充集贤殿大学士。大和元年,以横海军节度使“留后”李同捷充兖海沂密等州节度使兼兖州刺史。李同捷以三军乞留,拒不奉诏,裴度奏请征伐。八月,文宗下诏削夺李同捷官爵,命天平、横海节度使乌重胤、徐州节度使王智兴、滑州节度使李听、平卢节度使康志睦、魏博节度使史宪诚、幽州度使李载义、义成节度使李听、易定节度使张璠各率本镇兵马讨伐。大和二年,李同捷被斩杀,传首京城,叛乱遂平。
                      太和四年,京畿、河南、江南、荆襄、鄂岳、湖南等道大水。六月,以晋国公裴度年老,特许每三日、五日入中书,以平章事牛僧孺、李宗闵辅助。九月,加守司徒、兼侍中、襄州刺史,充山南东道节度使、临汉监牧使。太和八年,为东都洛阳留守,依前守司徒、兼侍中;裴度在东都洛阳集贤里建造了园林“绿野堂”,与白居易、刘禹锡相唱和。太和九年,十月,进位中书令。十一月,甘露之变事败,宦官诛杀李训、王涯、贾餗、舒元舆同党,裴度上言,全活了许多人。
                      开成二年,以东都留守裴度为太原尹、北都太原留守、河东节度使。开成三年,诏晋国公裴度可守司徒、中书令。开成四年,正月,诏回长安,拜中书令。三月,裴度薨逝,享寿七十六。文宗赠太傅,辍朝四日,谥文忠。诏京兆尹郑复监护丧事,所须皆官给。宣宗时期,配享宪宗庙廷。


                      IP属地:安徽224楼2015-09-01 21:46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225楼2016-08-13 14:1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