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陆羽(733年-804年),字鸿渐;唐朝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市)人。一名疾,字季疵,号竟陵子、桑苎翁、东冈子,又号茶山御史。以著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闻名于世,对中国茶业和世界茶业做出了卓越贡献,被誉为茶圣,奉为茶仙,祀为茶神。他原是个被遗弃的孤儿,三岁时,被竟陵龙盖寺主持僧智积禅师在当地西湖之滨拾得。后以《易经》占卜,来为自己取姓名。在龙盖寺,他不但学得了识字,还学会烹茶。尽管如此,陆羽不愿皈依佛法,削发为僧。十二岁时,他走出龙盖寺,到了一个戏班子里学演戏。他虽其貌不扬,又有些口吃,但却幽默机智,演丑角很成功,后来还编写了三卷笑话书《谑谈》。唐天宝五年(746年),竟陵太守李齐物在一次聚饮中,看到陆羽的表演,欣赏其才能,当即赠与诗书,推荐他到隐居于火门山的邹夫子学习。后与一好友(崔国辅)常一起出游,品茶鉴水,谈诗论文。唐肃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陆羽来到升洲(今南京)钻研茶事。唐上元初(公元760年)至苕溪(今浙江湖州)隐居。在湖州的顾渚山,陆羽与皎然、朱放等人论茶。顾诸山在浙江湖州,是个著名的产茶区。据《郡斋读书志·杂家类》载,陆羽还著有《顾渚山记》二卷,当年陆氏与皎然、朱放等论茶,以顾渚为第一。陆羽和皎然都是当时的茶叶名家,分别著有《茶经》和《茶诀》。赵璘《因话录》中说,陆羽“性嗜茶,始创煎茶法”。后来陆龟蒙 在此开设茶园,深受前辈的影响,他写过《茶书》一篇,是继《茶经》、《茶诀》之后又一本茶叶专著。可惜《茶诀》和《茶书》均已失传。唯有陆羽的《茶经》3卷传世。陆羽一生工于诗文,惟传世不多。而陆羽在生时所著的《茶经》,是唐代和唐代以前有关茶业科学知识和实践经验的系统总结。《茶经》一问世,即为历代人所宝爱,盛赞他为茶业的开创之功。宋代陈师道为《茶经》做序道:“夫茶之著书,自羽始。其用于世,亦自羽始。羽诚有功于茶者也!” 陆羽逝世后,后人尊其为“茶神”,肇始于晚唐。